logo

    CopyrightShineU 2016

    詳解端午養生之道,端午中藥的節日

    詳解端午養生之道,端午中藥的節日

    “仲夏端午。端者,初也?!薄讹L土記》端午節,又稱端陽節、正陽節、浴蘭節,是我國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。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,后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。人們在端午時節會開展多樣的習俗活動:賽龍舟、食粽子、掛艾葉、端午浴、佩香囊等,豐富多彩,熱鬧喜慶。

    端午節,大家的腦海不禁浮現出“玉粽襲香千舸競”的美好畫面。而廣東地區連續多日的“龍舟水”給端午節的到來增添炎熱潮濕之意。如何在五月初五端午時節清暑去濕,祛風防疫,健脾益氣呢?讓我們探究一番端午養生之道。

    端午,中藥的節日

    古人認為,農歷五月是一個惡毒的時節,蛇蟲鼠蟻大量繁殖,疾病瘟疫也容易傳播。五月五日更是因為“極陽”而被認為是毒月中的毒日,有說法稱“端午”的名稱由“躲午”演化而來,有躲避毒辣的夏日之意。

    正由于端午是這樣一個容易生病的時節,催生林林總總端午運用中藥的方法,把端午稱為“中藥的節日”也不為過。翻閱典籍,會看到端午節還有浴蘭節、菖蒲節、女兒節等別稱,這都和端午節與中藥淵源有關。漢代《大戴禮》云:“午日以蘭湯沐浴”,就是說端午時值仲夏,皮膚病多發,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,于是稱作“浴蘭節”。

    古人認為“重午”是犯禁忌的日子,此時五毒盡出,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邪避毒,如在門上懸掛菖蒲、艾葉等,故端午節也稱“菖蒲節”。
    此外,明朝的沈榜在《宛署雜記》中稱,“五月女兒節,系端午索,戴艾葉,五毒靈符。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,飾小閨女,盡態極研。出嫁女亦各歸寧。因呼為女兒節?!?/p>

    節氣養生之道

    一食療養生
    端午期間氣溫高,濕度大。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,人體各種生命活動較為亢進,能量與養分物質消耗較快,體液丟失多,機體的代謝不平衡,往往容易出現身體發熱、口渴、心煩、胃口低下等癥狀。所以要特別注重補充水分,多攝入清淡食物和蔬果,外出注意防曬。

    該時期,氣候濕熱易滋生蛇蟲鼠蟻以及各種病菌,進一步加重疾病的傳播。因此民間習俗流行在門前插艾條,喝雄黃酒,進行端午除邪辟穢和養生。

    二起居養生

    《黃帝內經·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》講,夏季的養生之道為“夏三月,此謂蕃秀,天地氣交,萬物華實,夜臥早起?!?夏三月指農歷的四、五、六這三個月,又分別稱為孟夏、仲夏、季夏。端午節時值仲夏。起居方面,要晚睡早起,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,以順應陽氣的充盛,利于氣血的運行,振奮精神。多進行戶外活動,中午小憩可以幫助人體恢復疲勞,理順心情,避免發怒。

    三運動養生

    從古至今,端午節是一個提倡運動的節日,每年必辦的“賽龍舟活動”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。中醫將精、氣、神稱為“三寶”,與人體生命息息相關。運動養生正是抓住了這三個環節,調意識以養神;以意領氣,調呼吸以練氣,以氣行推動血運,周流全身;以氣導形,通過形體、筋骨關節的運動,使周身筋脈暢通,營養整個機體。

    在日常生活中,可以通過行走、打八段錦或太極拳、慢跑、游泳等方式保健身心。

    四健脾益氣——切記“忌”與“宜”

    吃粽子是端午節的習俗,然而粽子主料為糯米,其性黏滯,偏濕偏熱,不容易消化,加之端午節前后天氣炎熱潮濕,胃腸功能本來就受影響,此時若過多食用粽子,更不利于腸胃健康。

    吃粽子的“忌”與“宜”:

    忌作為夜宵:

    粽子較難消化,不宜完全當做正餐食用,否則容易吃過量。建議在午餐或晚餐時吃一點,再搭配些白粥。要特別提醒,別將粽子做夜宵,以免因食后腹脹而影響睡眠。

    忌留過夜吃:

    粽子因含有肉、豆類,容易變質,開封的粽子最好一次吃完,不要留過夜。大分量的粽子實在無法吃完也不要勉強自己的胃,吃前先將它分成小份,用保鮮盒封好保存在冰箱里,再次食用時要加熱10分鐘。

    忌搭配啤酒吃:

    吃吃粽子,再加幾杯冰啤酒很是愜意。但對于胃病患者而言,這卻是大忌。胃病患者,最忌難消化及生冷的食物,吃粽子再加上冰啤酒的話如“雪上加霜”,會令胃病癥狀加重。

    宜搭配茶:

    吃粽子時最好不要再大魚大肉,以免加重胃腸的負擔。吃粽子時可以喝些普洱茶來幫助消化,有胃熱的人則可以喝綠茶。但切記,有胃病的人盡量喝淡茶,不要喝濃茶。

    宜搭配水果:

    食粽子搭配水果也可以解膩、助消化,胃腸功能不好的人吃粽子時,最好搭配蘋果和梨,少量的西瓜(不要冰鎮)也行。

    宜搭配山楂烏梅湯:

    本身沒有胃病的人,吃了粽子后可以煲些山楂烏梅湯來喝(山楂30克、烏梅15克、瘦肉150克。加水后煲40分鐘,可供2-3人飲用);或者用山楂、神曲煲些消滯茶來喝(山楂30克、神曲10克、麥芽30克、布渣葉15克、陳皮3克。加水200-300毫升,煲30分鐘,即可飲用)。

    五祛風防疫——艾草、佩蘭浴

    端午時值仲夏,是皮膚病多發季節。在民間有在端午采草藥煲水沐浴的習俗,故端午節又稱浴蘭節?!霸√m節”中的“蘭”是一味中草藥,稱為佩蘭。由于佩蘭的生長地域局限,民間多用“艾草”代替佩蘭。

    艾草與佩蘭同樣屬于芳香類草藥,具有防蚊蟲叮咬的功效??梢杂冒?0克或佩蘭80克煮水沐浴。艾草或佩蘭煮水沐浴不僅可以防蚊驅蟲,同時也有止癢的功效。被蚊蟲叮咬后,采用此藥浴也是很好的選擇。此方小寶寶也可以用,但孕婦慎用。

    【藥浴小貼士】

    藥浴,就是指用藥草煮水泡澡,并非淋浴。建議在相對保溫的環境中,沐浴15~20分鐘,水溫最好在40~45攝氏度。每周可2~3次。老年人如果患有心血管疾病,如冠心病、高血壓等疾病,要適量縮短泡澡時間,中途感覺不適應立即停止。

    六按摩穴位強身健體

    端午時節,脾胃虛弱,體內也容易產生濕邪,加上自然環境潮濕炎熱,容易產生腹瀉、消化不良等不適。適當按摩或者艾灸經絡穴位可健運脾胃,疏通經絡,使體內元氣升降有序,周流全身,以防病保健。

    關元穴:前正中線上,臍下3寸。

    三陰交:內踝尖上3寸,脛骨內側面后緣。

    足三里:外膝眼下3寸,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。

    陰陵泉:在小腿內側,脛骨內側髁后下方凹陷處。

    太溪:在足內側,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。

    注意要點:

    1、每次選擇2個穴位,每次10-15分鐘;

    2、選用艾灸療法時,陰虛體質患者慎用或在醫師指導下使用。

    端午養生食譜

    番茄土豆排骨湯

    材料:番茄300克、土豆500克、排骨500克。

    做法:先將排骨洗凈氽燙后用清水沖干凈,與切塊的土豆一起放入砂鍋,加水3000ml,先用武火煮15分鐘后改為文火,煮40分鐘后,加入番茄,再煮20分鐘,調味后即可食用。

    功效:健胃消食,生津止渴。

    白鯽滾荷包蛋湯

    材料:白鯽魚500克、雞蛋3個、生姜3片、胡椒粉適量。

    做法:白鯽魚處理干凈,慢火煎至微黃,濺入少許清水,鏟起;雞蛋煎為荷包蛋狀,鏟起;起油鍋爆香姜片,加入清水1250毫升(5碗量),武火滾沸,下白鯽魚滾片刻,下荷包蛋,滾沸后撒入適量食鹽,胡椒粉即可。

    功效:祛濕開胃。

    上湯紅莧菜

    材料:紅莧菜1斤、瘦肉末若干、高湯1杯、蒜頭2個。

    做法:紅莧菜擇洗干凈,備用;鍋中入油,爆黃大蒜頭,炒瘦肉末至變色,倒入高湯煮沸;湯滾后放入莧菜,煮軟后,勾琉璃芡,起鍋。

    功效:清熱健脾、除濕止痢、收斂止血、通利二便。

    芹菜拌豆腐

    材料:芹菜150克、豆腐1塊、調味品適量。

    做法:芹菜切成小段,豆腐切成小方丁,均用開水焯一下,撈出后用涼開水冷卻,控凈水待用。將芹菜和豆腐攪拌,加入食鹽、味精、香油拌勻即可。

    功效:平肝清熱、利濕解毒。

    木棉花蓮蓬薏米湯

    材料:木棉花15克、薏米30克、蓮蓬10克、冬瓜2000克、蜜棗1只、鹽5克。(3人份)

    做法:清水3000ml放入瓦煲內,煮沸后加入木棉花、薏米、蓮蓬、冬瓜和蜜棗。武火煲滾后,改用文火煲1個小時,加鹽調味。

    功效:清熱消暑,健脾祛濕。

    紅豆薏米粥

    材料:紅豆50g、薏苡仁50g、小米50g、糯米50g。

    做法:紅豆、薏米、小米、糯米用清水洗凈,浸泡紅豆、薏苡仁;將紅豆和薏米倒在鍋里,加足量的清水。開大火煮沸后,轉中火煮30分鐘。

    功效:健脾祛濕。

    烏梅三豆飲

    材料:藥用烏梅5-10枚,黑豆、黃豆、綠豆各30g,白糖/冰糖適量。

    做法:黑豆、黃豆、綠豆提前浸泡,將烏梅與豆子一起倒入鍋中,加約2000毫升的水,大火燒開,改成小火繼續熬煮2小時以上,以白糖/冰糖調味食用。

    功效:健脾祛濕,清熱生津。

    暫無評論

    發表評論

    久久久国产精品_九九精品视频在看_h无码人成动漫免费看_深夜福利电影高清无码